跳到主要內容區

麻荖漏的故事

 成功鎮三民麻荖漏簡介  

歷史沿革
   
麻荖漏數新港地區,在成功溪右岸之台地上,其阿美族在新港國中西北自成一聚落,屬成功鎮三民里並以新生路沿中山為界,與忠智中仁里 相比鄰。

     文獻記載,麻荖漏社這個地方原是都歷社人的耕地,距今約140於年前,在一次大海嘯中被海浪侵蝕,草木皆估死,土地遂不宜使用。此地建設已有120年以上的歷史,最初在該地墾殖的是海岸阿美,來自丁仔漏、大港口,主要是ciwidian'cilangasan'ciokakai'sapiat四個氏族,這個聚落常被認為是海岸阿美的南界,或是卑南阿美的北界。日治時恆春阿美的maronag氏族自都蘭遷移來,而這是都歷與八里芒亦相繼有族人(屬於卑南阿美)遷來,因此本地是由三個阿美族群混居的聚落,乃東海岸線上屈指可數的大部落。

     1911年7月,阿美族人爆發了激烈的抗日事件(日人稱為:成廣澳事變),當時與日軍對抗的主力即來自於此部落,因此阿美族稱此一事件為 kalalood no madawdaw(戰爭)。

     光復後接受真耶穌的居民很多,成立了該教派的傳道總會,其風格獨特的大禮拜堂甚至有參觀的價值。該教堂位於原麻荖漏社只所一帶,是東海岸最早的真耶穌教會。原來最早的真耶穌教唐建於1947年,為簡單的茅草會堂,宜只載忠智里成功鎮農會後面。1953年,因忠智的教會佔地不大,無法擴建,才於此覓地重建。真耶穌教是載至目前為止,麻荖漏阿美族的現代宗教派別中勢力最大、人數最多的一派。據稱二次大戰未期,日本在台推行(皇民化運動)時,真耶穌教就已在此暗中活動。

     由於多數教會認為阿美族的傳統宗教祭儀是迷信,豐年祭早在1952年就停辦了。1995年里長吳清和雨村落內熱心的阿美族人克服困難,連續了2年的豐年祭,最近2年規模已逐擴大。但是,目前裡內原住民最盛大的宗教活動仍是聖誕節和復活節。

     三民里內阿美族的人口在光復初期佔總人數90%以上,政府於1983年在此辦理土地重劃。為了建設公共設施,政府依規定徵收土地標售,其土地大部分由漢人標購後建造住宅遷居此地,因此三民里現有人口結構,漢人以佔總人口數的36%強。1998年3月起,首度有漢人擔任本里里長。
摘於:成功鎮志阿美族篇

成功史誌
       成功鎮地區而言,從發現的石壁、岩棺、石斧、茅、鏃等遺址約距今三千五百年,又以成功鎮麒麟所發現最具代表性,故稱「麒麟文化」或「巨石文化」,因為年代久遠,又無文字記載,詳細情形難以知曉。
       一般說法是,大約在三百多年前,由花蓮靜埔及台東卑南的阿美族人移居開墾荒野。而根據《蕃社內》的記載,居住於新港支聽的阿美族人共有二支,計有:從花蓮來的奇萊阿美因與清兵作戰敗北,族人不堪清兵殘酷役使而南遷至此,此戰爭的典故則源於一八八五年時清朝開闢後山實行一連串的苛賦,普遍引起族人的怨恨,到了一八八八年時,由於收租的清撫墾委員姦辱大庄客家人之妻,引起大庄平埔族人憤怒並殺之且襲擊清營,此舉引發後山的族人共鳴亦加入抗清反叛漩渦,此戰爭如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,戰敗後族人就南遷於此。另一支恆春阿美,則因屢屢不堪卑南社強悍的襲擊,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左右(1760)遷移至此。大致來說,芝田以南屬於恆春阿美,白首連以北屬於奇萊阿美。

人文環境
        成功鎮南北狹長,各族群所拓墾的聚落由北而南縱列於海岸平原上,阿美族為主要族群。轄區內共有八個行政里,目前人口職業以農業為最多,其次為漁業。
        成功鎮人口共有17025人,其中阿美族原住民人口為10183人,佔總人口數百分之五十三。阿美族為母系社會天性樂觀單純,未經矯飾的歌聲、原始的舞步,融合風聲與浪濤聲,其生活及祭典早已和大自然融為一體。
        豐年祭是阿美族傳統文化的精華,亦是最能彰顯阿美族特色的活動,對族群延續和文化保存具有莫大的重要性。成功鎮沿岸部落由南而北計有小馬部落、都歷部落、豐田部落、和平部落、麒麟部落、民豐部落、三民部落、芝田部落、三仙部落、美山部落、小港部落、玉水橋部落、重安部落、宜灣部落等共十四個部落。每年七月至八月初,各部落即紛紛選定時間,開始一年一度的豐年祭,其熱鬧跳舞歡悅歌唱的情景,均能讓旅人沉湎在濃濃的阿美族風情中。

 


 

抗日英雄∼麻荖漏事件
      依據(台東殖民地預察報文)之調查,民治29年(1896)時,大麻荖漏社阿美族計45戶,202人。明治44年(1911)7月、麻荖漏社阿美族人因不滿日人期壓,頭目塔那務.里卡路(Tamamu Rikaru) 結合附近各社,爆發激烈的抗日事件,先攻擊麻荖漏的警察、教員,在攻當時的日警之廳(管轄成功、長濱、東河等三鄉鎮)所在地成廣澳(現成功鎮忠孝里小港)。雙方對峙48天,頗有傷亡。後來日人調兵增援,並運來重武器投入戰場,阿美族人不敵而敗陣。頭目塔那務.里卡路被日人掉在竹竿上,將其往下重摔,使其傷重而死。此事件阿美族人稱為(麻荖漏事件),而主要戰場成廣澳,所以日人稱為(成廣澳事變)。
摘於:成功鎮志歷史篇P201頁

 


 

麻荖漏的由來
      
成功鎮舊名「麻荖漏」,後名為「新港」,戰後始更名為「成功」,是東部最大的漁港。有關麻荖漏名稱的起源說法不一,但直到清朝末年此地仍為阿美族人聚落與耕作的所在。民國九年日人為了在此建港,並隨地方行政區域之調整,而將麻荖漏海灣命名為新港。迄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初期,由於全國以「新港」為名之鄉鎮共有三處,省府為免混淆,則令分別更改名稱。本鎮賢達與行政首長認為新港之形勢頗似安平港,且鑑於新港發展源於北郊的成廣澳,而「成功」與「成廣」之音相諧,義亦相似,因感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自
安平登陸,驅逐荷蘭人,建立復國基地,遂命名「成功」,定名「成功鎮」至今。

 


 

麻荖漏的美景
    
麻荖漏步道,集溯溪、戲水、賞瀑,聆賞蟲、鳥、蝶、魚,及尋幽訪勝之大成。全程無深潭急流,一只輕裝即可成行,是一般民眾較易親近並適合親子戲水的溯溪健行步道。
新港溪匯新港南、北二溪,北溪源自海岸山脈第一高峰新港山,海拔1682公尺,向東急流匯入太平洋,源流處峽谷深豁、氣勢磅礡,沿岸森林茂密、生態豐碩,景觀自然天成,是當地居民夏日戲水的避暑勝地。
彩虹瀑布上頭

     座落北溪的「新港瀑布」源自新港山東麓,約海拔800公尺,瀑布呈百餘米落差,每於晨間因反射陽光而展現七彩霓虹。近經林務局改稱「彩虹瀑布」,並整治闢建步道,以成功舊稱「麻荖漏」名之。步道全長1160公尺,主要溯溪谷而上。因有別於一般步道,加之水質清澈,全程無深潭急流,省卻繁重的溯溪裝備,一只輕裝即可成行,是一般民眾較易親近並適合全家戲水的溯溪健行步道。

1.柳暗花明盡享溪谷情
2.彩虹瀑布如萬馬奔騰
3.返回成功大啖海鮮

《溯遊資訊》

◎交通
• 台11線至成功鎮轉三民路至三民國小前方路口,循往武聖宮標示方向(富榮路-三民產業道路)前駛,800公尺叉路口豎有往麻荖漏步道指示牌,沿途均有牌示。前行約4.1K路左一小檔水牆,檔水牆前左上小路,約500公尺水泥路盡頭大千根榕即為步道起登點,全程約5.4K。
• 起登點停車處僅能停小型轎車約3輛且迴轉不易,如車輛較多或中型以上車輛,最好停靠「檔水牆」旁馬路邊。

◎注意事項
1. 全程溪谷路,溪石路滑,健行時應注意。
2. 颱風過後恐溪水暴漲,需特別小心。
3. 小心蛇類出沒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twmount.com.tw/Content/Content-Detail.aspx?seri=2086

海岸山脈最高峰-麻荖漏山
  麻荖漏山
:H1682m,一等三角點,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與台東縣成功鎮交界處(此處目前名為石厝溝),海岸山脈最高峰,又稱新港山,為台灣五頂峰之一。

台灣五頂峰:
玉山山脈最高峰-玉山
雪山山脈最高峰-雪山
中央山脈最高峰-秀姑巒山
阿里山山脈最高峰-大塔山
海岸山脈最高峰-麻荖漏山

*麻荖漏為阿美族麻荖漏社社址,日治時期改稱新港,本山因此而得名。
據省文獻委員會《臺灣地名辭書 卷三臺東縣》乙書,阿美族語麻荖漏有『形容草木枯萎之狀』、『烤乾之地』、『東西在火上展開烘乾』等涵義(李玉芬撰述)。
【個人覺得麻荖漏水多又濕,山中原始林茂密,實無草木枯萎的感覺,除了芒草廢棄開墾地那段!】

*據省文獻委員會《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花蓮縣》乙書,石厝溝為純阿美族聚落,現有住家十餘戶,以農耕維生。吉哈拉愛(Ci-Haraay)為阿美族對該地的原有稱呼,以此處溪谷盛產Hara魚(中文名『日本禿頭鯊』,俗稱『石貼仔』)而命名。至於石厝溝地名,則因為此地山溪間有乙處天然石洞,由巨石堆疊而成,有如石厝;獵人上山打獵時,常在此歇腿避風雨。故而得稱。(張振岳撰述)

登山口:

台23線往東河方向前進,連穿兩座小隧道過7.0K後,有『小天祥』之路標,轉入左岔路。約行0.5K抵石厝溝聚落的『吉哈拉愛』橋頭。不過橋,右沿溪邊的產業道路到底(不好回車,且停車容易擋到當地人出入,建議車停外面,再走進來,約10min路程),接著沿溪上行,不需過溪到對岸,也不需高繞,只要小心點,應該即可一路到大石登山口,或稱蝙蝠洞登山口(大石處寫有蝙蝠洞三字),由此上登,較多山友利用!
航跡圖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leontsai&article_id=20391911

佛頂山(橘子山)
橘子山01 橘子山02 學生在橘子山上
      從新港山半山腰腑瞰成功鎮,在青山綠水環繞中,襯托出她的清新脫俗。入夜登山可欣賞點點燈火,遠處漁火散佈大洋,更是迷人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hangkang.gov.tw/pagea.php?Act=pageb3

 

97.04.08 凱賀師 整理